【防疫进行时】同心抗疫 同“屏”共振——机汽学院教学团队全线开启云课堂

发布者:苏鹏源发布时间:2022-03-21浏览次数:1267


无论疫情多严重,也阻挡不了老师教学,更阻挡不了学生上课。为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帮助老师们尽快进入线上教学状态,学院第一时间排摸需要线上教学的课程清单,积极组织老师们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在线教学培训,为老师们提供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学院支持并鼓励教学团队以创新形式与在线资源,充分利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在短短几天内完成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的“一键切换”,实现了线上教学课程全覆盖、任课教师全覆盖、学生全覆盖。


机器人工程教学团队--互联网+”教学,慕课来了

通过课程团队5位老师历经2年的打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器人学基础》慕课课程成功在智慧树平台上线,成为本次“在线教学云课堂”的有效教学载体。

目前该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线上教学分为:在线课程点播学习+课后测试+问答互动+期末测试,线下教学为2次见面课:讲解课程要求+针对在线学习的重点内容讨论与实践。因疫情原因,见面课灵活采用“QQ群内讨论+语音分享屏幕”等方式开展,以达到预设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几乎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同学可自由安排学习计划,在课程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与考试,此次疫情期间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与喜爱!




制图教学团队--抗战疫情,我们相约在云端

现代工程图学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适用于机械类各专业以及与机械专业教学要求相近的其他专业。受疫情影响,教学团队及时转变教学模式,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模式。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团队老师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超高的响应速度,由线上线下模式无缝连接到线上模式。


制图教学团队包括张旭、徐滕岗、刘胜、夏超文和程小劲五位老师。团队成员化困难为机遇,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两性一度”教学理念,设计规划教学实施方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在停课不停学的契机下,努力做好线上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热。


制造装备及控制技术教学团队--云上共坚守,一起克时坚

团队的张海峰、李军利、金全意、闫栋等老师利用双休日积极准备,提醒同学们在线上课的时间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位同学能按时到达在线课堂。教师们在学习通上提前准备好视频课件、课程材料和作业任务等,以便于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些课程材料进行课前预习。本教学团队的所有导师,除了在线教学任务外,还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几十名本科生的全程导师,大家立即安排学生的指导和联络工作,通过QQ、微信与学生取得联系,关注他们在校的隔离情况,了解他们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学校生活和学习近况,提醒他们注意自我防护,在宿舍安排好学习和生活。


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团队—“智造+”数字技术助力网络课堂

通过将每次授课内容提纲以及重要板书内容提前发给学生,督促学生做好每堂课预习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学生网课学习的效率也为后续学生复习提供了资料。在网络授课时,还积极和学生保持互动和交流以提升学生网课学习的专注力。

机械工程测控技术教学团队--开启云间课堂,共筑抗疫防线

《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机械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是团队线上教学涉及的两门专业课程。为确保课程线上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保障教学质量,团队教师在课前进行了积极地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当前主流在线教学平台的优缺点,同时认真参加并学习了学校教务处组织的超星平台在线教学培训活动,经过前期多轮在线测试,苗晓丹老师和董林老师主讲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钱莉老师主讲的《机械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均使用腾讯课堂作为在线教学平台,并采用直播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同时保留微信群、QQ群等作为备选方案,这样能更及时地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公式、每个符号变量以及每个图表的含义。

除了常规的知识点讲解和分析之外,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还设立课堂讨论区,通过课堂提问、举手发言等多种环节和同学们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课后积极补充课后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还积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鼓励广大学子在校期间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扛起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 线上教学纪实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接到学校线上课程通知后,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摸底团队七位老师本学期正在进行的课程,有本科生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现代加工技术》,研究生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另外,团队共带教39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在辅导员老师的协助下,团队快速建起了线上学习的平台,针对各课程的实际情况,课程老师们均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授课,分别利用腾讯会议、QQ群、微信群等平台,确保选课的学生每一位同学都及时加入平台,并把相关课件和电子课本发给学生。考虑到宿舍同学同时上不同的课,减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环节,增加了在线答疑时间。



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教学团队--同心抗疫,云端教学团队发力做贡献

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教学团队周天俊老师承担了《流体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周老师主要通过腾讯会议直播授课为主,再通过学习通安排相应章节的课堂作业为辅,同时运用QQ班级群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线上通知。充分发挥每个线上教学工具的作用。基于线上课程的学生听课特点,课程管理与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课程管理中,上课点名分为三次,分别为开始上课时,课程进行一半时,已经课程结束时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点名。在课程内容上,基于流体力学基础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在每堂课讲授新知识点后,会预留二十分钟进行旧知识点的回顾,保证学生在线上教学的每堂课的最后时刻任可以保持上课专注度。同时在课中还会运用学习通软件布置相应的课堂作业,让学生完成。

团队李永芳老师在《汽车理论》云端课程中,采用学习通录播回看与讨论区讨论及作业提交、结合腾讯课堂直播、QQ群在线讨论等方式使得教学顺利进行。在学习通上,安排一定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规定课程时间实施线上自主学习,这很好的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习通上也方便老师及时查看学生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提交及测验等。通过腾讯课堂直播,可以很好的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现场作答或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学习通自主学习和腾讯直播互动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积极主动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原理教学团队 – 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动态管理

重视和关注学生端,为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动态网络数据库(依据网课,作业,课堂练习,实验报告等),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制定每一个同学的帮扶和激励措施。鼓励先进,帮助后进,宣传良好的学风和正面典型,全面融入课程思政点,鼓励大家勇于奋斗去争取胜利。


学号

姓名

机械原理班 日常表现及动态库管理(2022.03

081920431

陈硕

011120138

朱盅昱

011120101

周志伟

081920305

左潇洋


工程力学基础教学团队—科普、思政元素与知识融为一体

梁的平面弯曲--梁的概述

1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研究过梁的弯曲问题。伽利略的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中悬臂梁的插图如图所示,他阐述了关于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伽利略是实验科学的开拓者,根据实验他得出,动物形体尺寸减小时,躯体的强度并不按比例减小。他说:“一只小狗也许可以在它背上驮两三只同样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马也许连一匹和它同样大小的马也驮不起。”


2 武际可说梁

梁,它的概念形成很早,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中就有梁的概念。《国语》上说:“造桥为梁”。以前民间建筑房屋时,将“上梁”看作大事,一定要挑选吉利日子,以表示对上梁这道工序的重视,梁也是力学最早研究的对象之一。汽车、火车底盘上有梁,轮船的船身可以看作在浮力与重力作用下的复合梁,飞机的机翼是空气动力作用下的悬臂梁,而机身则是在机翼向上作用力与机身重力作用下的梁。竹、木、庄稼等植物的茎,在风作用下也是梁。动物的骨骼、脊柱在它们横向受力时,也是梁。所以梁的精确研究和梁的精确概念的形成,是整个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最早的事件,也是人类技术科学进步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