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选拔赛的工程基础赛道和“智能+”赛道两个赛事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下帷幕。我院科创中心机械创新基地在基地负责人张春燕老师的带领下,共派出5支代表队参加势能驱动车、热能驱动车与智能垃圾分类三个赛项。参赛师生经过现场的不断调整战术、寻求应对策略等不懈努力后,最终获得上海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其中由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美华、张春燕老师指导,栗浩杨、顾戎阳、马龙飞和贾鹏举四位学生共同参与的热能驱动车队伍,在经过现场拆装、轨迹运行、社区考核、决赛现场命题和再次运行等各个环节,从众多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以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获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入场券,将代表上海市参加该项目的全国总决赛。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面向在校本科大学生的一项综合性工程能力竞赛,基于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教学平台,涉及机械、控制、材料、管理等多个学科,每两年举行一届,是列入《教育部评审评比评估和竞赛清单》的项目之一,已成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工程教育的品牌。自2009年第一届全国赛事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过6届全国赛12届省市赛,每年全国有近百个高校600多支队伍参赛。从今年开始这一赛事由传统的工程基础赛道拓展了“智能+”赛道和虚拟仿真赛道共11项赛事,囊括了包括机械设计、人工智能、物流搬运、智能制造、工程管理、企业运营等多学科交叉,组委会预将这一赛事组织为全国最大的工科赛事。
本届比赛作为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争的上海赛区预赛,设置了更具有挑战性的新项目,因而参赛规模进一步增加,仅工程基础赛道和“智能+”赛道两个赛事就吸引了来自全市16个高校共计161支队伍参加。比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丽霞出席开幕式,来自教育部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多位委员、全国金工教育学会和工程训练协会各大区的理事长等专家指导并观摩了本次决赛。
在我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科创中心机械创新基地的负责人张春燕老师自去年10月份开始带领基地的团队指导教师十余人,组织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经过多次方案论证、精心演算、赛前演练,终获佳绩。自第一届获得这一全国赛的全国一等奖以来,我基地每年蝉联此项一等奖,在上海市甚至全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这一次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入围国赛又一次提高我校在上海高校的声誉,期望在第七届全国赛中能实现又一次的突破。
自去年以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加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在用房比较紧张的条件下开辟科创场地,提升硬件条件,给予学科竞赛评估排行榜上的A类赛事以经费支持,出台了多项政策保证学科类竞赛的良性运转。因此能在今年虽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较短等多重困难下仍能如期成功组织学生参与这一重大赛事。这都离不开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学院领导的关心与关怀。
据悉,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选拔赛的无人机赛项和桥梁赛项将于4月3日仍在同济大学嘉定赛区开赛,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将有三支队伍代表学校参与此次赛事,期待更多的捷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