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机械工程学科建设水平、培养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研发和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产业、加强与成都航空产业园融合发展,7月2日,永峰科技成都智能研究所宣讲会在线上举办。2020级、2021级及2022级70多名研究生以及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研究所的硕士导师参加本次宣讲会。
线上宣讲会
刘钢教授详细介绍了四川成都航空智能装备产业园、永峰科技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都智能制造研究所。刘教授指出,四川成都航空智能装备产业园、永峰科技与我校我院在产学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资本服务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会上,刘刚教授介绍了永峰科技成都智能研究所在研的三个项目:一是机器人数字化装配中心预研项目,开发多款特种工艺机器人,弥补飞行器自动化装配中多项工艺的空白;二是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预研项目,开发航空航天装配专用协作装备及其配套技术;三是数字化工厂项目。
会议讨论阶段,与会成员进行充分交流。茅健教授指出数字化孪生及大尺度装配技术是响应目前市场需求的关键技术,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从工程实践中挖掘重要出科学问题。李军利副教授指出,碳纤维材料因其高比强度性能在航空航天结构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加工工艺是目前及将来研究热点。
据悉,成都新都创新中心服务平台位于石板滩镇,园区内集厂房办公楼为一体,该项目为一栋高层,一栋附属矮层建筑,主要设计方向为2栋楼的室内设计及景观改造。永峰科技是自主可控的航空航天零组件高端制造领军者,为航空航天事业提供国产替代的高端制造融合企业,聚焦政产学研用生态建设,打造国产化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产业链闭环,研究院包括航空航天高端数控装备研究院、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国产化高端数控装备配套产业中心以及国产化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示范中心。2021年4月,园区入驻上海交大川研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智能制造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学院。2022年4月,入驻企业,初步完成两院总部架构搭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都智能制造研究所的主要方向为成果转化、科研集聚、人才培育、资本服务。科研范围包括:成飞、成发、九院、七院、园区约100家企业(30%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