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承办的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高校的61名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领域的优秀学子参加学习。8月25日,暑期学校开班典礼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王岩松;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谷国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熊璐;我校研究生院院长王金果、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宁、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虞蓉书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方宇出席开班典礼,方宇主持。
王岩松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层次以及教育规模等基本情况,强调了我校“工程、管理、设计”三旋翼交叉的人才培养理念。他指出,在科教兴国战略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举办此次暑期学校意义重大。王岩松对学员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实事求是、严谨求学,做追求真理的求实者;二是潜心读书、厚积薄发,做勇攀高峰的进取者;三是知行合一、敢做善成,做爱国奉献的报国者。
方宇表示,本次暑期学校依托上海区域优势和学校学科优势,聚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学科学术前沿方向和行业关键技术,旨在为学员提供高层次、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他介绍了学院一级学科专业博士点建设、科研团队和研究生培养情况,希望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与专家开展深入交流,提升科研创新与实践应用水平。
在暑期学校学员代表发言环节,我校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岩分享了去年的学习感悟,鼓励新学员践行科研创新精神,保持刻苦钻研态度;我校2025级博士研究生张林鹏鼓励大家享受探索乐趣,把暑期学校当作与大师对话的机会;东南大学2025级硕士研究生裴东生表示,将积极投入行业研究,向专家请教,努力成长为行业内的拔尖人才。
开班典礼后,谷国迎教授作《软体机器人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软体机器人多种驱动方式及制造技术创新,阐述了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和广阔应用前景。熊璐教授作《智能线控底盘技术——变革与未来》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汽车底盘技术在电动化、智能化与模块化浪潮下的发展历程,剖析了智能线控底盘优势及科研成果。
本次暑期学校为期5天,预计举办10场主题报告,组织前往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参观学习。通过搭建智能技术领域专家学者、高校教师与研究生之间传播前沿知识、创新学术思维碰撞的平台,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